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平台基地>> 正文

科学研究

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站:中高层大气教育部野外环境科学观测

发布时间:2024-12-25 点击数:

中高层大气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油市村,距离武汉市区约150公里,由武汉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中高层大气动力学实验室负责建设与维护。该台站始建于2009年,2011年正式投入运行,并于2019年获批成为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台站占地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逾1,000平方米,配备专用变压器与深水井,通讯网络通畅,安全消防设施完善。站内建有一系列先进的观测设备,包括MST雷达,用于探测对流层、平流层及中间层的大气三维风场;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用于监测区域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此外,还配备了FPI观测仪以及多种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的主、被动光学及无线电探测设备。这些设备的联合观测能够完整捕捉大气波动从对流层上传至电离层的全过程,为跨层耦合与能量耗散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近年来,台站的探测设备与研究团队规模不断扩展,目前拥有固定科研人员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此外,台站已培养硕博士毕业生30余人,在读研究生20余人。研究团队长期深耕中高层大气动力学前沿领域,并自主研制无线电地基探测设备,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在GRL、JGR、ACP、IEEE TGR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两百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依托台站,团队成功申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累计科研经费近亿元。基于自主研发的流星雷达、MST雷达等大型地基无线电风场探测设备,团队在宁夏银川、四川成都、广西钦州、贵州凯里等地拓展建设了多个野外科学观测站,并初步建成覆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武汉大学中高层大气风场监测台网”,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高层大气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设备观测数据实时存储并形成开放的数据库,支持国内外科学家开展空间物理和空间探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TOP